三沙市是*最年輕、面積*、人口最少的地級市,隸屬于海南省。三沙市是*國土面積(陸地面積加海洋面積)*城市;*陸地面積最小的地級市;同時也是海域面積*地級市,經濟價值數十萬億。2012年6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1]
三沙市人民政府駐地在西沙永興島,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貝殼沙堆積在礁平臺上而形成的珊瑚島,是三沙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自三沙市成立以來,永興島上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建有行政辦公樓、郵電局、銀行、商店、圖書館、賓館、廣播電視臺、氣象臺、海洋站、水產站、醫院、無土蔬菜大棚和休閑文化廣場等生產和生活設施,移動通訊信號已經覆蓋整個西沙群島。[2]
永興島面積2平方公里,是南海諸島中面積*島嶼。地勢平坦,高出海面約5米,*處8.5米,島西南有長約870米、寬約100米的沙堤。[3]
永興島上熱帶植物茂盛,林木遍布,主要有麻瘋桐、椰子樹、羊角樹等。島上先后建有辦公樓、郵電局、銀行、商店、氣象臺、海洋站、水產站、倉庫、發電站、醫院等生產和生活設施,各方面會進一步完善。
永興島上還建有環島公路、機場、碼頭,有班機、輪船通海南島。島中心是北京路。
*是最早發現、命名并持續對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
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標志著中央政權對海南島及南海諸島直接統治的開始。此后,隨著生產發展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人民經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一帶居住和生產。南海諸島與祖國大陸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歷代統治者對南海和南海諸島的認識不斷加深。
唐代,海南島環島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亞市),振州,前身為臨振縣,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增設臨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為州,時號振州!杜f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轄海南島南部海域的記載。自此以后大陸中原王朝對南海諸島的行政管轄從未中斷過。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子午線測量,南至南海及南海諸島,并曾在南海上對有關星座進行了測量。這是行使主權之舉。
位于島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為崖州,后易名為朱崖軍,繼后又改為吉陽軍。由吉陽軍直接管轄南海諸島。當時,北宋朝廷首命水師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島),這是我海軍最早的巡;顒。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將海南的瓊州改為瓊州路。仍由吉陽軍管轄南海諸島。是時,宋代的軍制多已改州,唯四川行省的長寧軍和湖廣行省的南寧(今儋州市)、萬安(今萬寧市)、吉陽(今三亞市)三軍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邊疆的方法,可見其統治者對海防邊疆的重視。元世祖忽必烈還親派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島進行天文觀測,表明主權歸屬元代王朝而無疑。
海南設立統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機構——瓊州府,隸屬廣東;謴崖州、儋州、萬州。將南海諸島劃歸瓊州府領屬的萬州管轄。并明確區分為“南澳氣”、“七洲洋”、“萬里長沙”、“萬里石塘”等四大島群(即今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
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襲明制不變。至清明后期,東沙群島歸屬惠州管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仍由海南的萬州管轄。自此南海諸島分屬于不同的兩個州級地方行政機構管轄。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廣東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島劃歸海南崖縣(今三亞市)管轄。
1921年,南方軍政府又重申了這一政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根據1943年中英美三國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政府指派高級專員,前往西沙群島進行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重豎主權碑;并在南沙群島中*島嶼——太平島駐軍隊和設立漁民服務站。
*政府繼續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行使主權,對行政管理體制的調整和完善! 1959年3月24日,中央政府批準成立“西南中沙工作委員會”,并設立了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簡稱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當時隸屬于廣東省。
1969年3月4日,更名為“廣東省西、南、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
1981年10月22日,再次恢復為“廣東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的縣級辦事機構。
1984年10月1日,海南行政區成立后由行政區人民政府接管。198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成立后,西南中沙辦也隨之劃歸海南省管轄。
1988年9月19日,正式更名為“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簡稱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為海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行政機構,為縣級編制。*共產黨海南省委員會的派出機構為“*共產黨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工作委員會”(簡稱西南中沙群島黨工委、西南中沙工委或西沙工委等),與辦事處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體制。工委、辦事處駐西沙群島以及整個南海諸島中*島嶼永興島,負責行使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及其邊臨海域的主權與管轄權。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下分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三個鄉級行政區。
媒體發布三沙市轄區2007年11月19日,國務院批準海南省人民政府的提議,將設立正式的縣級市“三沙市”,取代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來管理這三個群島,此次設立縣級市三沙市因越南方面風波而被迫中止,但仍然掛名存在。并將由距離西沙群島最近的文昌市來承擔三沙市的補給工作,三沙市的后勤補給基地、碼頭供給基地將會建在文昌市的清瀾港。
2012年6月2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將以前設立的縣級三沙市升格為地級市“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駐西沙永興島。此次設立地級三沙市,是*對海南省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體制的調整和完善.設立三沙市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開發建設,保護南海海洋環境。
2012年7月19日,中央軍委批復廣州軍區,同意組建“*人民解放軍海南省三沙警備區”。21日,西南中沙1100多名選民票選三沙市*屆人大代表。22日,海南省三沙市*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單公布,共有45名代表當選。23日,三沙市*屆人民代表大會*次會議閉幕,會議選舉產生了市一級權力機構,符戇當選首屆人大常委會主任,肖杰當選*任市長,并出任三沙市首任市委書記。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三沙市駐地永興島舉行。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羅保銘,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邢書成,海南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于迅,海南省委副書記李憲生共同為三沙市揭牌,宣告三沙市正式成立。隨著三沙市正式揭牌,一群群和平鴿飛向天空。揭牌儀式后會場轉場至海邊,舉行三沙市地名碑的揭牌儀式。
三沙市地處*南海,地貌景觀全部由珊瑚礁地貌構成,根據與海平面的高差分為島嶼、沙洲、礁、暗灘、暗沙等類型。西沙群島是三沙市位置最北的群島,主體部分還分為永樂群島與宣德群島。 中沙群島位于西沙群島東南部,多為環礁、暗沙,黃巖島是*高潮時露出海面的。 南沙群島是三沙市位置最南、分布最廣的群島,主要分為東、南、西三群。
植物資源
海洋生物資源
三沙熱帶海洋中很多動植物都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如珊瑚、貝類和藻類等都具有眾多特異代謝物,日月貝、海綿、鯊魚軟骨及海蛇毒等可提取抗癌藥物,是我國重要的藥用海洋資源。
據專家評估,在南海漁業資源的潛在漁獲量為650萬噸~700萬噸,其中,水深500米以淺南海陸架區(含北部灣)水域潛在漁獲量約500萬噸;西南中沙礁盤水域潛在漁獲量約100萬噸;南沙南部*傳統疆界線內潛在漁獲量約30萬噸。除上述海域外,在南海斷續線內還有150萬平方公里的深水區,潛在漁獲量約60萬噸。
海水與海底礦藏
海底礦產
三沙海域群島海底蘊藏著大量有價值的礦產,包括鐵、錳、銅、鎳、鈷、鉛、鋅等數十種金屬元素和沸石、珊瑚貝殼灰巖等非金屬礦以及熱液礦床,其中錳結核和鈷結核儲量豐富,是極富經濟開發價值的海底礦產。
海域能源資源
三沙海域能源資源蘊藏量驚人,種類很多。不僅有氣象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海洋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鹽差能)等自然再生能源,而且有儲量豐富的海水化學能源和海底石油天然氣,進行商業性開發前景十分可觀。其中:溫差能蘊藏量每年可達18.99×1020焦耳,約合600億千瓦。僅西沙海域海水中鈾的總含量就達15億噸,鈾核能相當于一個25萬千瓦電站150億年的發電量;氘核能的蘊藏量有150×1015萬千瓦時,相當于一個25萬千瓦電站7500億年的發電量。
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南海海底蘊藏巨大的“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其總量為643.5~772.2億噸油當量,相當于*陸上和近海天然氣總資源的一半。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就有11個可燃冰體,預測儲藏量約為194億立方米。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積盆地之一,已發現有37個沉積盆地都具有聚油氣的良好地質條件。有關專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個油氣田,其中12個可能成為大型油氣田,蘊藏的油氣資源儲潛量為700多億噸。其中,石油儲潛量為292億噸,天然氣儲潛量為58萬億立方米。
主要分布為:北部灣盆地石油儲量約11億噸;鶯歌海盆地油氣儲量約57億噸;南海中部油氣盆地石油儲量約5億噸;曾母盆地油氣資源儲量為120~130億噸;禮樂灘盆地石油儲量約為14億噸;南華礁盆地石油儲量約為6億噸;西巴拉望盆地石油儲量約為7億噸;中業島盆地石油儲量約為4億噸;太平島盆地石油儲量約為3億噸。
海洋空間與旅游資源
西南中沙群島位于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交會!,扼海上航線要沖,自古以來就是美洲、亞洲、大洋洲、歐洲等四大洲沿岸國家海上通商、交往所必經之路和交通紐帶。截至2013年底,世界上大約25%的海上運輸途經這里,逾50%的世界超級貨輪經過這片海域;西方國家約50%的進口石油、80%的戰略物資,*80%以上的國際貿易依賴南海航線,是位居海上的交通要沖和十字路口,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素有“世界第三黃金水道”之譽。
三沙的群島散布于熱帶海洋之中,在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熱帶海洋海島自然景觀,島上陸地與附近海域非常潔凈,熱帶海島風光奇麗,完全具備“陽光、空氣、沙灘、海水、綠色”五大旅游要素,是大陸和近海任何海島無法替代和比擬的自然資源,發展熱帶海洋海島旅游業潛力極大,是一塊尚待開發的廣闊的旅游處女地。
三沙市涉及島嶼面積1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三沙市全市人口共600余人。[1]
西沙群島位于南海中部、海南島東南方,其海島地理位置在北緯15°46′49"(中建島)~16°58′56"(趙述島),東經111°11′40"(中建島)~112°44′22"(東島)之間。共有島嶼32座,陸地面積約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永興島是西沙群島*島嶼,地理坐標為北緯16°50′,東經112°20′,面積約2.13平方公里,是三沙市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距三亞榆林港約337公里,距文昌清瀾港約344公里。
中沙群島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里,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地理位置在北緯13°57′~19°33′,東經113°02′~118°45′之間,南北跨緯度5°36′,東西跨經度5°43′,由20多個暗礁、暗沙、暗灘和黃巖島組成。海域面積約為6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黃巖島是中沙群島中*露出海面的島礁,地理坐標為北緯15°08′~15°14′,東經117°44′~117°48′。
南沙群島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西為萬安灘,東為海馬灘,是南海最南的一組群島,也是島嶼灘礁最多、散布范圍最廣的一組群島。地理坐標為北緯3°35′~11°55′,東經109°30′~117°50′;東西長約905公里,南北寬約887公里,共有230多個島、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灘,陸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為88.6萬平方公里。其中,太平島是南沙群島*島嶼(現由臺灣當局駐守),地理坐標為北緯10°20′,東經114°21′,面積約0.43平方公里。
三沙市*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名額為15名。三沙市*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下設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三沙市*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并報籌備組公布代表名單。[4]
2012年7月23日下午舉行的三沙市*屆人民代表大會*次會議上,符戇當選為三沙市人大常委會首任主任,肖杰當選為三沙市首任市長,張耕、張軍、馮文海當選為三沙市副市長,羅毅剛當選為三沙市人民法院院長,陳亞春當選為三沙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5]
2012年7月13日22戶三沙市永興島漁民取得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后,海南三沙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三沙海航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分別于2012年8月23日和9月6日在海南省工商局登記成立,成為三沙市最早成立的兩家企業。由于三沙市陸地面積小,設點辦公經營對一些企業不具備實際條件,允許企業在三沙注冊,實際經營場所在其他地方。
2013年1月24日,主要出資人分別來自*移動、*聯通、*電信、海航旅業控股、大新華運通國際旅行社、海南港航控股、中海海盛船務、海南中水現代漁業、海南英利新能源等大型企業的11家企業在三沙市工商局登記注冊。
永興島上建有環島公路,修建有跑道長2400米、可起降波音737客機的機場,以及可?5000噸級船只的三座碼頭。[2]
集客貨綜合運輸于一體的“椰香公主號”,是目前往返海南島本島與永興島之間的主力船舶之一。由于西沙旅游尚未全面開展,因此船上的乘客除了當地漁民外,多為駐島部隊官兵、探親軍屬及其他因公前往的人員。[6]
截至2013年底,三沙市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上建有機場、港口,島上公路設施比較完善,已建成北京路、海南路、宣德路、永興路、永樂路5條主要道路。
2014年6月,三沙市永興學校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動工修建,建成后將結束三沙市沒有學校的歷史。學校建成后可開辦幼兒園、小學,配套設施包括圖書館、檔案館、多功能廳等文化設施場所,按照三沙市的學齡前適齡兒童的數量和未來發展規劃,永興學校幼兒園將開設大中小3個班,小學將開設一至六年級共6個班。
截至2013年底,位于永興島的三沙市人民醫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截至2013年底,三沙市建有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海水淡化廠。
截至2013年底,三沙市永興島上已建成北京路、海南路、宣德路、永興路、永樂路5條主要道路。
截至2013年底,永興島上設有郵電局,開展郵政和固定電話業務。*移動、*電信和*聯通的手機信號已覆蓋永興島、琛航島等島嶼及其附近海域,[15] 并已建成永興島調頻廣播發射臺,確保了西沙廣播電視信號的通暢。
1997年,三沙市西沙群島旅游開放。
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永興島)
2007年12月3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勇在回答越南通訊社的記者問時對三沙市設立的報道表示抗議。他重申了越南的立場,認為越南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和法理基礎”證明,越南“擁有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認為此舉措“侵犯了越南領土主權”,不符合兩國高層領導的共識,也不利中越雙方為尋求海上問題根本和長久解決辦法而舉行的談判進程。希望能夠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2002年簽署的東海(越南稱南*海為東海)問題行為準則宣言的基礎上,通過多方面和平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南海(南*海)諸島的主權問題。12月9日,越南的兩百多名學生利用互聯網傳播消息,組織在*駐河內大使館前與*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前游行抗議。上午9點多,來自河內國家大學理工大學的數百名學生高舉標語牌在*駐河內大使館前示威抗議,他們高呼“打倒*”、“越南萬歲”等口號,還有少數過激份子向館內投擲石子。一個多小時后,警方出動,驅散了示威群眾。*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12月11日的記者招待會上,重申了*對這些島嶼“無可爭辯的主權”,希望越南政府制止事態的發展,而并未證實或者否認“三沙市”的設立。12月15日,超過200多位美籍越南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反對*政府的示威。19日,約300名美籍越南人再次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小西貢舉行示威游行。22日,法國和英國的越南人在巴黎、倫敦舉行了游行活動。
2012年6月21日,越南國會通過《越南海洋法》,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列為越南的“主權”和“管轄范圍內”,*政府強烈抗議。同日,*宣布成立三沙市,越南外交部在同日表示拒絕中方的指責,并強烈反對中方成立三沙市。
2012年7月2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擔心是否應該出現任何這樣的單邊行動”,“如果這種事繼續,將非常令人擔憂”。
三沙市政府已頒布《三沙市西沙群島地區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規定,未來三沙市西沙群島地區的城市建筑將以低層為主,*不得超過20米。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出臺的《辦法》參照了巴厘島、夏威夷群島、馬爾代夫、普吉島和寧波對大羊嶼、旦門山島開發建設的相關規定。根據西沙島嶼面積較小,人口規模低的實際情況,規劃專家提出城市風貌以低密度、小尺度為主,所以規定各島礁“建筑物建筑高度以3-4層為主,且不高于20米!
《辦法》還規定,三沙市的建筑物應具有熱帶島嶼建筑的特色,屋頂形式以坡頂為主,應重視建筑與景觀的完美結合,*限度地保留自然景觀及原始景觀。
此外,該市建設的另一個特色是“裝船前”進行見證取樣。在一般市縣從事建設工程,建筑材料的取樣和送檢都是材料進場后,在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的見證下,由施工單位現場取樣或制作試件后,送至有相關資質的實驗室進行試驗。由于三沙情況特殊,遠離海南本島,不具備現場見證取樣的條件,因此要求“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構配件、器具和設備在裝運前應完成質量檢驗檢測程序和手續,并在裝船前進行核驗!边@樣既符合了國家有關部門對建筑材料進場檢驗的有關要求,也節約了檢測成本。
《辦法》還要求,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各島礁規劃建設管理參照該《辦法》執行。[7]
2012年9月29日三沙市軍民聯歡慶賀建市以來*國慶中秋[8]
2012年10月1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以來*次國慶升旗儀式在永興島舉行。這是三沙市成立以來舉行的*次國慶升旗儀式,三沙市軍民齊聚市委、市政府樓前廣場,共同祝福共和國的第63個生日[9] 。
2012年11月24日起,經總參作戰部測繪導航局審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首張全面、準確、詳實顯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諸島地貌的專題地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地圖》編輯出版發行。[10]
2013年7月3日,三沙市印發《戶籍管理暫行規定》和《流動人口居住證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戶籍管理正式納入法制軌道。
2013年7月17日,三沙市首次向島上居民發放居民身份證和流動人口居住證。其中,身份證10張,居住證68張。獲得身份證的10名居民包括2名漁民、5名干部職工、3名部隊隨軍家屬;獲得居住證的68人,包括市領導8人、干部職工14人、居委會25人、雙管單位19人、施工單位2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