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 百鳴 > 政府組織 > 地方政府 > 山西政府

陽泉

網站地址:
網站名稱:
陽泉
網站熱點:
環境保護,市農業農村局,市委,住房公積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登陸狀態:
正常
網站品質:
4
世界排名:
-
更新日期:
2022/4/23 19:24:26
網站介紹:
陽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網站百科

簡介/陽泉市

陽泉市位于山西中部東側,太行山中段西側,東經112°54′~114°04′,北緯37°40′~38°31′。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交界,西與太原市、壽陽縣相聯,南與昔陽縣相鄰,北與五臺縣、定襄縣接壤。轄區東西最寬82千米(最狹處僅32千米),南北最長106千米,總面積4451平方千米。截止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128.95萬,其中城鎮人口60.87萬,鄉村人口68.08萬。

人民政府駐城區南大街23號。郵編:045000。代碼:140300。區號:0353。地處黃土高原東緣,屬山西東部山地。境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其面積為3362.1平方千米;其余為丘陵和平原,丘陵面積為627.9平方千米,平原面積為462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點海拔為1803.6米,*點海拔僅為350米。

1900年前是一片名為沙江口的荒灘。1903年石太鐵路通車后,采礦業隨之興起,1936年形成了3萬余人的小鎮,屬平定縣。1949年建市。1983年平定縣、盂縣歸轄于陽泉市。礦藏主要有無煙煤、鋁礬土、硫鐵礦、石灰石、耐火粘土、鐵礦石、大理石、石膏、石棉、石英、云母、長石、硅石、花崗石、蛭石、水晶等,還有鎳、鉻、銻、銅、鈉、磷等稀有元素,尤以黑、白、黃礦著稱(黑煤,白鋁礬土,黃硫鐵礦)。工業以煤炭開采、煉鐵為主,兼有礦山機械、電力、化工、電子儀表、紡織等行業。農村的鄉鎮工業成為全市經濟的支柱。石太復線貫穿該市,鐵路支線四通八達,公路網遍布。名勝古跡有娘子關、關帝廟、烈女祠、百團大戰紀念碑、清涼寺、摩巖石、蒲臺閣、梁家寨溫泉等。

行政區劃/陽泉市

陽泉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陽泉市面積4451平方千米,人口126萬(2003年)。

城區  

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045000。區人民政府駐南大街300號。

礦區 

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22萬。郵政編碼045000。

郊區  

面積633平方千米,人口22萬。郵政編碼045011。

平定縣 

面積1350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045200?h人民政府駐冠山鎮。

盂縣  

面積2439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045100?h人民政府駐秀水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歷史沿革/陽泉市

今陽泉市境,太原郡。西漢初置上艾縣,縣治在今平定縣新城村,屬并州太原郡。東漢,上艾縣屬冀州常山國。三國時,南北分屬魏并州樂平郡、新興郡。西晉沿用曹魏舊制。東晉十六國時,歷屬前趙、后趙、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國。北魏時南北分屬并州樂平郡石艾縣和肆州新興郡定襄縣。后全境屬東魏和北齊。

隋時于今娘子關置葦澤縣,屬井州,后廢;于今盂縣境置原仇縣(后改稱盂縣),與石艾縣同屬遼州。唐初,市境屬受州,后受州廢,石艾、盂縣先后屬并州、太原府;天寶元年(742),石艾更名廣陽,徙縣治于廣陽村。

五代歷屬后唐、后晉、后漢、北漢。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廣陽縣為平定縣,縣治遷回平定上城,隸平定軍;盂縣屬并州;之后,平定縣、盂縣同屬河東路。金升平定州、盂州,屬河東路、河東北路。元屬冀寧路。明,盂州降為縣,與平定州同屬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平定為直隸州,增領盂縣、壽陽縣,屬山西省。民國初為平定縣和盂縣,屬山西冀寧道,后直轄山西省。

清末,現今的市中心還是一片荒灘,自1903年石太鐵路通車后,煤、鐵、硫磺等工業隨之興起,至1936年才形成一個有三萬余人的小集鎮,屬平定管轄。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縣的一部分設陽泉市,后改為陽泉工礦區。

抗日戰爭時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縣、平(定)東縣和平(定)西縣,盂縣分置盂(縣)平(山)縣、盂(縣)陽(曲)縣、盂(縣)壽(陽)縣;正太鐵路以南平(定)東、平(定)西二縣屬晉冀魯豫邊區,以北各縣屬晉察冀邊區。

解放戰爭時期,平定、盂縣逐漸恢復原建置。 

1949年設陽泉工礦區,屬榆次專區。1951年陽泉工礦區改設陽泉市,由省直轄。1958年陽泉市劃歸晉中專署領導。1961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1970年陽泉市劃歸晉中地區領導。1972年陽泉市改由省直轄。

1969年1月,正式設立城區、郊區,1970年1月設立礦區。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平定縣、盂縣劃歸陽泉市。

全市轄城、郊、礦三個區和盂縣、平定兩個縣,計13鎮44鄉和12個街道辦事處(統計年份不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按當時行政區劃):陽泉市1273126、城區164288、礦區217592、郊區273437、平定縣323633、盂縣294176。 

地理地貌/陽泉市

陽泉市地處山西省中部中部東側,太行山中段西側;位于東經112°54′~114°04′,北緯37°40′~38°31′。,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交界,西與太原市、壽陽縣相聯,南與昔陽縣相鄰,北與五臺縣、定襄縣接壤。轄區東西最狹處僅32公里,東西最寬82千米,南北最長106千米,總面積4451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3%。 

陽泉市屬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由于受大陸性季風及復雜地形影響,市內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較大。氣候特點: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較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春季少雨多風,干旱時有發生;夏季炎熱多雨,降水量年際變化大;秋天云高氣爽,降溫快;冬季干冷,時有風沙天氣。本境光能資源比較豐富。太陽輻射總量多年平均值為133.9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實際日照時數為2696.3~2886.3小時。熱量資源可滿足一年一熟,不少地方可達兩年三熟。年均氣溫不同地點相差很大,最曖處(娘子時河谷)高達13.2℃,最冷處(坪塔梁)僅為2.0℃,一般 8~12℃。大于或等于10℃積溫為2400~3000℃,無霜期平均為130~180天。年降水量北部多于南部,平定為537毫米,市區560毫米,盂縣590毫米。旱災、洪澇、雹災、風災、霜凍等氣象災害頻繁。全市可分為溫寒農業氣候區,溫和農業氣候區(包括溫和濕潤農業氣候亞區及溫和半濕潤農業氣候亞區),溫暖農業氣候區(包括溫暖濕潤農業氣候區及溫暖半潤農業氣候亞區),暖溫農業氣候區。

陽泉市地處黃土高原東緣,屬山西東部山地。境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其面積為3362.1平方公里;其余為丘陵和平原,丘陵面積為627.9平方公里,平原面積為462平方公里。從整體看,西高東低,*點海拔為1803.6米,*點海拔僅為350米。

城建環保/陽泉市

城市面貌變化明顯

2004年,全市基本建設新增主要生產能力有:煤炭158萬噸/年,焦炭35萬噸/年,軟飲料2萬噸/年,建成二級公路129公里,碳素材料5.4萬噸,鋁材1萬噸/年,耐火材料15萬噸/年,學生席位800個、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

城市面貌變化明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年內,全市以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為目標,開展了群眾性的“城市管理年”活動,各項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全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4.52億元(不含住宅);新增城市供水管道6公里;新增煤氣用戶8718戶,用氣普及率達84.09%,比上年進高0.39個百分點;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93.3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熱化率達75.3%,比上年提高13.2個百分點;新增排水管道長度12公里:新增城市公共綠地面積62公頃,累計達到263.4公頃;城市道路長度累計達到234.89公里;城市道路面積372.6萬平方米;城市化水平達到49.66%,比上年提高0.68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全年城鎮新建住宅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農村新建住宅面積15.28萬平方米,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10.45平方米和27.06平方米。

環保事業繼續發展

環保工作取得重大進展。2004年,全市環保工作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環境保護與產業結構調整相互促進,大力推動環保工作的跨越式發展,使全市環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據監測結果表明,市區大氣環境質量一級天數實現了零的突破,二級以上的天數達到118天;桃河主要監測斷面水質好轉了48.8%;耐火行業通過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在產量提高的同時,徹底改變了過去黑煙滾滾的局面;熱電聯產繼續推進,集中供熱面積不斷增加,廢棄煙囪按計劃拆除,有力地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生存質量。[1]

農業發展/陽泉市

陽泉農村資源有兩大特點,一是山地梯田居多,農業生產條件較差;二是礦產資源豐富。由此,在歷史上以種植業為主體,同時,采掘、冶煉及其小手工業也占有一定比重。

2004年,農業生產大幅增長,種植業結構有所調整。根據抽樣調查資料核定: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22.19萬噸,比上年增產6.9萬噸,增長45.1%,是1993年以來的*收成年。其中,夏糧產量0.24萬噸,下降23.2%;秋糧產量21.95萬噸,增長46.5%。主要經濟作物中,蔬菜產量7.64萬噸,下降25.6%;油料產量0.06萬噸,下降74.6%;水果產量1.05萬噸,增長15.3%。

全市植樹造林穩步發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積0.48萬公頃;幼林撫育面積0.21萬公頃;成林撫育面積26公頃;零星植樹439.54萬株。

全市畜牧業生產較快發展。全年肉類總產量1.13萬噸,比上年增長0.6%。其中,豬牛羊肉產量1.03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牛奶產量1.09萬噸,增長63.1%;禽蛋產量0.96萬噸,增長6.3%。年末大牲畜存欄3.86萬頭,豬存欄11.67萬頭,羊存欄16.74萬只。

全市漁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年漁業總產值1174萬元,比上年增長2.0%。水產品產量980噸,比上年增長2.1%。全市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全年農村化肥施用量(折純)1.02萬噸,增長8.5%;農村用電量8.19億千瓦時,增長19.2%。
全市鄉鎮企業發展步伐加快。據市農業局統計,2004年,全市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215.69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5%;鄉鎮企業增加值48.41億元,增長14.44%。

工業生產/陽泉市

陽泉是山西近代采掘、冶煉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傳統手工業比較發達。但是由于受舊的生產關系的制約,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后,產品單一,發展十分緩慢。經過幾十年的調整發展,陽泉工業的規模和實力大大增強,逐步發展成為以煤炭、電力、化工工業為主體,冶金、機械電子、建材、輕紡、食品等行業門類齊全,全面發展的工業體系。

2004年工業整體效益明顯改善。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8.5億元,比上年增長45.0%;實現利稅22.6億元,增長30.1%;實現利潤8.1億元,比上年增加1.1億元;虧損企業57個,虧損面為31.3%,虧損企業虧損額0.8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產成品資金占用和應收賬款凈額略有上升。

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下同)共完成工業增加值71.2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5.7億元,增長22.7%;集體企業7.1億元,增長5.5%;股份制企業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分別增長4.5%和22.0%。分行業看,重工業發展明顯好于輕工業。其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下降17.6%;重工業完成70.1億元,增長21.0%。

產銷銜接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64.0億元,比上年增長29.3%;產品銷售率達到97.6%,比上年低0.5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增有減,發展基本平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列入市考核的30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有20種比上年增長,占66.7%。其中增幅較高的有:原煤增長20.8%;洗煤增長12.5%;水泥增長14.9%;鋁錠增長19.6%;耐火材料增長37.4%;碳素材料增長35.0%;閥門增長69.5%。降幅較大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焦炭下降15.0%;電石下降13.6%;燒堿下降8.1%;生鐵下降75.8%;服裝下降76.6%。

經濟概況/陽泉市

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陽泉市*、二、三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4年全市共完成生產總值150.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周比增長15.0%,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分別比全國和全省平均增長水平高5.5個和0.9個百分點。其中,*產業實現增加值3.11億元,增長1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1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2.92億元,增長13.1%。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7.5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4.38%,高出同期經濟增長率19.38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2004年,全市各級財稅部門認真貫徹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深化財稅改革,繼續加強財政管理和稅收征管,使財政收入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7.5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4.38%,高出同期經濟增長率19.38個百分點,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3億元,增長34.29%。在收入高速增長的基礎上,按照“一保吃飯,二保建設”的方針,合理安排各項支出,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全年一般預算支出15.9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26.67%。其中,生產建設性支出執行2.8億元,增長114.03%;各項行政事業費支出執行12.3億元,增長16.55%。

金融對經濟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04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29.8億元,比年初增加52.4億元,增長29.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58.5億元,增長22.0%;各項貸款余額128.2億元,比年初增加16.6億元,增長14.9%:其中,短期貸款發展快于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余額78.6億元,比年初增加11.2億元,增長16.6%;中長期貸款余額42.1億元,增長39.9%。全年累計現金收入554.5億元,比上年增長46.2%;現金支出550.4億元,增長42.8%;收支相抵,凈回籠現金4.1億元。

保險事業發展迅速。全年保費收入52639萬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120.5萬元,增長59.5%;人身險保費收入35518.5萬元,增長16.3%。全年賠付金額13911.8萬元,增長58.5%,其中財產險賠付7670.9萬元,增長33.8%;人身險給付金額6240.9萬元,增長1.08倍。

風景名勝/陽泉市

陽泉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自然風光秀麗宜人,古跡名勝聞名遐邇。至今尚存有春秋末期趙簡子修建古城遺址,漢淮陰侯韓信駐軍遺址,唐代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的遺址等。在平定境內南部的東浮山,相傳女媧在此筑灶煉石補天,使整個東浮山的石頭呈褐紅色,投入水中后浮而不沉,至今遺灶尚存,還有明代陸深《浮山遺灶記》的碑文。市北60公里的藏山,相傳春秋時代晉國趙氏孤兒曾藏匿于此,有藏孤洞的傳說,藏山之名即演繹于此。除此,陽泉還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遺風的林里關帝廟正殿,金元以來的古建筑群體等不少古文化遺址。還有1931年*共產黨領導的平定武裝起義的遺址,以及1940年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主戰場——獅腦山遺址。此外還有許多古剎廟宇、石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跡。具有醫療價值的梁家寨溫泉、藥林寺以及娘子關瀑布,北方罕見的大型鐘乳巖溶洞奇觀——蓮花洞、五華洞等,令人流連忘返。陽泉還是晉冀兩省旅游區的連接點,從陽泉到太原晉祠、佛教圣地五臺山、革命圣地西柏坡、左權八路軍總部舊址和黃崖洞、井陘蒼巖山、正定大佛寺和大觀園,均很便利。

陽泉文化悠久,古有“三晉文化數二定”(平定、定襄)之說,歷史上曾有“文獻名邦”之美稱。陽泉歷代重教興學崇尚文化。據文獻記載,早在北宋末年即建冠山精舍,元代惟呂公冠山書院在山西及華北名聲顯赫。明清兩代相繼建立名賢書院、高岑書院、懷音書院、崇尚書院。明代的喬宇,清代的竇瑸、張穆,近代史上的石評梅都是陽泉文化的杰出代表。

城市建設/陽泉市

“飆輪迎月入陽泉,燈電照明半壁天。爭贊渾如到香島,飛來仿佛遇桃源”。這是我國當代偉大詩人郭沫若1965年夜宿陽泉時,留下的光輝詩篇。如今30年已經過去了,陽泉變得更加風采多姿,氣象萬千。桃河從市中心穿過,寬闊的桃河大橋連接著市區南北,南山公園,依山而建;桃河公園,湖光瀲滟。經過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陽泉城市道路整潔、寬闊!皷|水西調”使陽泉市日供水能力達23萬噸,昔日郭沫若游覽娘子關時留下的“回顧陡驚溶碧玉,倒流將見吸長虹”的想象變成了現實。城市居民煤氣化普及率達60%以上,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居民住宅面積的46%。經過舊城改造,陽泉市興建了興隆、賽魚、四季春三大集貿市場,新建了陽泉百貨大樓,興隆百貨大樓以及陽泉賓館、物資大廈、工商大廈、展覽館、青少年宮、體育館、陽泉火車站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新建了彩色音樂噴泉、水上世界等一大批游樂場所。今天的山城,高樓林立,綠樹成蔭,街道寬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夜幕降臨,路燈、彩燈、霓虹燈交相輝映,大街小巷燈火輝煌,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陽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是晉東的交通樞紐。全國*條電氣化鐵路復線——石太線橫穿市區,東接京廣線,西連同蒲線,南連陽涉線,境內設有10個車站,分射出32條支線或專用線。公路交通形成了橫貫東西,縱穿南北,干支交錯,布局合理,以城市為中心向兩縣三區輻射的公路網。東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長治,北上五臺,四通八達。山西省*條高等級出省公路——太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京深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相互貫通,大大改善了陽泉的投資環境,東出西進十分便利。目前的陽泉市,縣縣通柏油路,鄉鄉通公路,村村通機動車輛。公路交通正向著寬路基、大噸位、高速度的方向發展。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陽泉在山西省*家實現了程控聯網,到1994年程控電話裝機總量已達40000門,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無線尋呼、磁卡電話、移動電話、傳真等通訊設施迅速普及,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通訊條件。

經濟發展/陽泉市

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陽泉已初步形成以能源為基礎,冶金、化工、機械、建材為支柱,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陽泉是全國*無煙煤生產基地,所產無煙煤質量優、規格全,其年產量的70%銷往全國各地及歐洲和日本、美國。年產原煤400萬噸,并與洗選、熱電聯供“三同步”的貴石溝礦井是全國*無煙煤礦井。建設中的陽泉礦務局三礦新井,設施能力為年產原煤900萬噸,建成后將名列亞洲礦井之首。隨著能源基地的建設,陽泉電力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已建和再建的電力裝機容量可達200多萬千瓦。冶金工業在鞏固傳統產品的同時,已形成鋼鐵、制管、電解鋁、耐火材料四大主導產品。陽泉鋼鐵公司是冶金部的重點鐵合金企業,陽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較大規模的電解鋁生產企業,耐火產品品種全、質量優、檔次高,是全國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瘜W工業從礦山采掘到深加工,正在形成硫鐵礦、煤化工、鈣化工、橡膠、火藥等多種化工產品鏈,陽泉硫酸是華北及中原地區的主要供應地。

陽泉是晉東地區的商品集散中心。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國營商業為主體,集體和個體商業為補充的流通體制逐步形成,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山西省十大商場之一的陽泉百貨大樓及陽泉礦區百貨大樓、人民商場、興隆百貨大樓是陽泉市較大的購物中心。糧油果品、小商品、蔬菜批發市場遍布全市,有力促進了陽泉商業的蓬勃發展和晉東各縣的經濟繁榮。陽泉有裝飾典雅的陽泉賓館、迎賓飯店、沙江酒家、物資賓館、建設賓館、望月樓酒家等較大飲食服務單位百余家,具有較高的接待服務能力。近年來,本地及全國各地傳統風味食品、西餐又得到了恢復、引進和發展。陽泉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已先后與英國的切斯菲爾德市,美國紐約州華倫市,以及國內的鎮江、淄博、濰坊、德陽等15個城市結成友好城市。省級技術開發區——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立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1984年以來,陽泉市已興辦三資企業53家,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趨活躍。對外貿易在擴大傳統產品出口的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目前,出口商品已達十大類50余個品種。

科教文衛/陽泉市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已連續四年高考達線率居全省*。擁有4所高等院校和5所中等專業學校?萍紤鹁成績喜人。1986年以來全市共有85項科研及星火技術項目獲省級以上獎勵。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現有專業劇團6個,各種文化活動場所遍及城鄉。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均達到80%以上。醫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陽泉現有醫療機構370多個,擁有床位5916張,已連續6年被山西省命名為愛國衛生紅旗城市。體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陽泉體育場所達500多個,新建的多功能陽泉體育館還多次接待了國內外大型比賽。

煤城面貌新,發展無止境。陽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將以奮發向上、爭創一流的精神,創造新的業績,把陽泉建設成更加繁榮、更加美麗的現代化城市。

歷史名人/陽泉市

赤章曼伯,又名赤章曼枝,春秋戰國時仇猶國(今盂縣)大夫。周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晉卿智伯欲伐仇猶,苦于進犯無路,于是鑄就一口大鐘,謊稱擬獻給仇猶國君,要仇猶國修筑通往晉地的大道。仇猶國君不聽赤章曼伯“若路通大鐘至,卒必隨之,國將亡”的勸諫,道通不久,仇猶國即被智伯所滅。此史實在《呂氏春秋》、《戰國策》、《史記》中均有載。

許世緒,隋末唐初盂縣人。隋末為鷹揚府司馬。當他看到隋王朝行將滅亡之時,勸唐公李淵說:“天輔德人與能,乘機不發,后必蹈悔。隋政不綱,天下搖亂。公姓名已著謠錄。今攬五郡之岳,據四海之春,茍無奇計,禍不反踵。若收取英俊,為天下倡,帝王業也!崩顪Y聽后,感到其話很有道理,遂同左右親信密謀策反。其弟許洛仁亦從李淵起兵晉陽,兄弟共為大唐基業累立戰功。初封世緒為右一府司馬,后遷蔡州(今河南汝南)剌史,真定郡公!缎绿茣肪88有傳。 

張士貴(?~656年) 唐代名將。本名忽 ,祖籍盂縣上文村。自幼學武,頗有臂力,箭無虛發,人皆稱奇。隋末聚眾揭竿起義,后歸順李淵。在完成唐朝統一大業和邊境擴張的戎馬生涯中屢立戰功,先后任右光祿大夫、右屯衛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等職,并被封為虢國公、勛國公。但在平定遼東時,因其婿何宗憲冒領大將薛仁貴之功被累,降職隨軍,平遼后始官復原職。唐顯慶初年(656年)病故,謚荊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杜f唐書》、《新唐書》皆有傳記。

呂思誠(1293~1357年)元代名臣。字仲實,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年)中進士。性情剛直倔強,政績卓著。歷任遼州同知、景州、縣尹、待御史、集賢院侍講學士兼國子祭酒、湖廣參政、中書參知政事、左丞轉御史中丞、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及編修等職。在 縣任上,他將全縣農戶按貧富分等,以等分攤徭役,對勤于農桑的百姓獎以農具,鼓勵開荒復耕,倡導破除迷信,流離外鄉者聞風還鄉事農。他總裁宋、遼、金三史,有《介軒集》、《兩漢通紀》、《正典舉要》、《嶺南集》等著作傳世。逝后贈齊國公,謚忠肅,葬于平定城北三岔口!对贰肪185有傳。 

耿九疇(?~1460年)明代賢臣,平定人。明永樂甲辰(1424年)進士。宣德六年(1431年)授禮科給事中,以議論朝政得失,能務大體,聲望大振。正統初年(1436年),出任兩淮鹽運司同知,正統十年改任都轉運使,其間,為革除舊弊,曾擬五條措施,獲準后以律令下達施行,境內局勢漸趨安定。景泰三年(1452年)鎮撫陜西時,發現邊民春夏在原籍耕作,一到秋冬便舉家遷至塞內,以避外族侵擾,于是他下令守軍加強防衛,保衛邊防,使邊民得以安居樂業。天順初年(1457年),因廉政被皇帝留為左都御史,一年后改為南京刑部尚書。天順四年病逝,謚清惠!睹魇贰肪158有傳。 

耿裕(1430~1496年)明代賢臣。字好問,平定人。景泰五年(1454年)中進士。歷任庶吉士、定州知州、國子司業、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參贊、禮部尚書等職。雖然兩世俱為顯宦,家境并不富裕,與其父九疇并以德行名著于世。弘治九年(1496年)病故。后贈太保,謚文恪。著有《耿裕集》。有父子尚書墓,地處平定東關重興坡!睹魇贰肪183有傳。 

李愈,生卒年代不詳,明代平定州平潭(今陽泉市郊區)村人。明嘉靖乙未科(1535年)中進士。歷任南京太常博士、戶部員外郎中、鳳陽知府等職。所到之處,官聲甚好,他學識精湛,一生寫過很多好詩文,著有《金陵集》、《蒲石山房詩文集》等。其祭父文章《懷潭記》,情深意切,頗具文采,堪稱傳世佳作。 

土特產品/陽泉市

陽泉盛產玉米、谷子、小麥、高粱等農作物和200余種中藥材。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核桃、花椒、蜂蜜、凍兔肉等,平定的黃瓜干和砂貨、鐵貨飲譽中外,古有“黃瓜干上貢品,龍字砂鍋悅帝心”的美稱。

自然資源/陽泉市

土地資源

根據土地部門的詳查和土地變質統計,陽泉市土地總面積為 4568.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礦區、郊區的面積合計為651.3平方公里,平定縣面積為1394.8平方公里,盂縣面積為2522.0平方公里,分別占全市總面積的14.3%、30.5%和55.2%。在全市總面積中,耕地面積為124.3萬畝,占18.14%;園地面積為7.7萬畝,占1.13%;林地面積為176.9萬畝,占25.82%;牧草地面積為43.3萬畝,占6.32%;居民占及工礦用地面積為34.2萬畝,占4.99%;交通用地面積為4.8萬畝,占0.70%;水域面積為7.9萬畝,占1.15%;未利用土地面積為286.0萬畝,占41.74%。 

陽泉市土壤總面積576.8萬畝,可分為4個土類,6個土亞類,23個土屬,91個土種。4個土類是:①褐土土類,是一種地帶性土壤,又分為淋溶褐土、褐土性土和石灰性褐土三個土壤亞類,面積共計501.8萬畝,約占全市不壤總面積的87.0%,是境內的主要土壤類型。②潮土土類,面積為9.1萬畝,約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1.6%。③粗骨土土類,面積為35.1萬畝,約占全市不壤總面積的6.1%。④石質土土類,面積為30.8萬畝,約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5.4%。根據土壤的性能和分布情況,陽泉市 土壤劃分為5個主區,6個副區。*主區為中低山淋溶褐土、褐土性土營林護林育草防侵林牧主區,面積為147.9萬畝,約占全市不壤總面積的25.6%。該主區又分為宜林副區和林牧副區,主要分布于盂縣北部、郊區西部和平定縣東西兩翼的土石山地,海拔為700~1800米。土壤類型包括淋溶褐土,褐土性土中的砂頁巖質褐土性土。第二主區為中低山褐土性土營林育草輪 為防侵培肥主區,面積為254.9萬畝,約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44.2%。主要分布于盂縣、郊區和平定縣的廣大中低日區,海拔為700~1400米。土壤類型包括山地黃土質褐土性土。第三主區為中低山丘陵粗骨土、石質土封山育草防侵保土主區,面積為66.0萬畝,約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11.4%。主要分布于盂縣北部、郊區西部及平定縣中部的土石山區、石質山區或侵蝕較重 丘陵地區,海拔為750~1400米。第四主區為低山丘陵褐土性土防侵保土培肥糧果主區,面積為87.8萬畝,約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15.2%。主要分布于盂縣東南部、郊區東部和平定縣中部的低山丘陵區,海拔為500~1200米。土壤類型包括黃土質褐土性土、紅黃土質褐土性土、堆墊性土、溝淤褐土性土。第五作區為溝谷盆地石灰性褐土、潮土建設高產穩產園田化糧菜主區,面積為20.2萬畝,約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3.5%。主要分布于西煙盆地、盂城盆地、平定縣城周圍地區及本分主要河流兩岸的二級階地和河谷地帶,海拔為350~1100米。土壤類型包括黃土質石灰性褐土、黃土性石灰性褐土、沖積潮土、堆墊潮土。 

水資源

陽泉市水資源總量為15.84億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徑流量13.82億立方米/年(包括本 河川徑流量4.90億立方米/年和外區入境河川徑流量8.92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量5.43億立方米/年(包括本 地地下水資源量4.35億立方米/年及外區入境地下水資源量1.08億立方米/年),河川徑流與地下水重復量3.41億立方米/年。陽泉市人均本 地水資源占有量僅為562立方米/年,略高于山西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46立方米/年,不足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400立方米/年的1/4,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8。 

植物資源

陽泉市生境復雜,植物種類繁多。按恩格勒—吉爾格分類系統,境內常見植物達93科、437種;其中菌類植物5科、5種,蕨類植物4科、6種;裸子植物4科、11種,被子植物80科、415種(包括雙子葉植物72科、360種和單子葉植物8科、55種)。各科植物中,種數最多的是菊科、豆科、薔薇科及禾本科,這4個科共有154種;其次是百合科、傘本科、唇形科、藜科、毛莨科、茄科等。在植物品種資源中,有可供藥用的植物160種以上,更有多種糧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陽泉市境內有森林94.1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13.74%,另有四旁樹2205萬株;木材蓄積量共為55萬立方米。在有林地中,經濟林為4.8萬畝。境內有牧坡草地182.1萬畝,其中可利用的牧坡草地占90%以上,青草總產量在1億公斤以上。 

動物資源

陽泉市的野生動物資源,由于森林少,環境污染嚴重,現有種類很少,而且越來越少。如《平定州志》記載清朝時有虎、獐、鹿,現在虎已絕跡,獐很少見到,鹿僅堞藥嶺寺林場等處有少量人工飼養。據調查,本分主要動物資源除昆蟲外有4綱17目28科49種。其中哺乳綱5目8科14種,鳥綱8目14科27種,爬行綱3了4科5種,兩棲綱1目2科3種。但全市昆蟲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其中已知森林害蟲831種;也有一些益蟲,在控制害蟲和平衡生態方面起重要作用。除野生動物外,全市還飼養了大量豬、牛、羊、馬、驢、騾,還有雞、兔等。 

礦產資源

物產資源豐富,黑()、白(鋁礬土)、黃(硫鐵礦)被譽為陽泉“三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F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共52種,其中開采價值較大的有32種,尤其是陽泉的煤、鋁礬土、硫鐵礦以其儲藏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而馳名國內外。陽泉煤田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儲量127億噸。煤炭質地優良,灰粉小,炭化程度高,每公斤發熱量達7000大卡左右。鋁礬土和耐火粘土儲量達數十億噸,礦石品位高,雜質少,結構嚴密,耐火度高達1750度,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硫鐵礦分布面積49平方公里,儲量25億噸,具有含硫品位高,加工省燃料(含炭質),易碎不粘爐等特點。建材資源更是遍及全市,業已同“黑、白、黃”一起,成為陽泉的四大優勢資源。

煤炭資源 

陽泉市位于沁水煤田東北隅,境內石炭、二疊紀煤系分布于清城—蔭營—平定城—張莊一線以西地區,分布面積935.44平方公里,經勘探和評價的面積達70%。境內煤炭總儲量為100.77億噸,以高變質年輕無煙煤及貧煤為主。另外,本市尚有大量風化煤、瓦斯和煤成氣資源可供開采利用。沁水煤田是山西省*煤田。位于山西省中東部至東南部。北至盂縣縣城、太原市東山小返村,南至晉城市晉廟鋪、陽城縣臺頭、沁水縣古洞泉,西至浮山縣上東、洪洞縣董家原、介休市樊王木壁及北坡,東至陽泉市、昔陽縣、長治市及陵川縣。地理坐標:東徑111°57′~113°40′,北緯35°00′~38°06′。煤田總面積32490平方公里,占全省煤田面積的1/2。累計探明儲量7176591.3萬噸,以無煙煤為主。沁水煤田占據山西省內*向斜構造沁水拗陷的絕大部分,其北部、東部、南部與太行山斷拱相接。陽泉市沁水煤田的東北角。 

鐵礦資源 

陽泉市境內的鐵礦有內生、外生、變質三種類型。內生礦床有邯邢式鐵礦,外生礦床有山西式鐵礦和宣龍式鐵礦,變質礦床包括鞍山式鐵礦、下口式鐵礦和混合巖型鐵礦。另外,錳鐵礦僅壽陽式一種礦床類型,屬外生礦床。其中山西式鐵礦分布面積200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2018萬噸,適宜于小規模開采,主要礦區有盂縣洪莊鐵礦區、郊區五架山鐵礦區等十余處;鞍山式鐵礦及錳鐵礦可供鄉鎮企業開采利用;盂縣北部有大面積混合巖分布,是混合巖型礦床的找礦遠景區。 

鋁土礦資源 

鋁土礦是陽泉市的主要礦產之一,主要沿陽石、平黎公路呈帶狀展布,分布面積200平方公里,保有儲量7.1億噸,有大型和中型礦床各9處。本市鋁土礦礦石質量優良,埋藏淺,易于露天開采,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非金屬礦產資源 

陽泉市學多種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以下幾類:1、化工原料礦:硫鐵礦、重晶石。 2、陶瓷礦物原料:陶瓷粘土、紫砂陶土、高嶺土、灰色粘土頁巖、耐酸粘土。 3、冶金輔助原料礦:耐火粘土(含高鋁粘土)、熔劑白云巖、熔劑石灰巖。 4、建筑材料礦產:石膏、大理石、石灰巖、浮石。 5、特種非金屬礦產:水晶、白云母、剛玉。

硫鐵礦資源 

硫鐵礦是陽泉市的主要礦種之一。主要分布于清城、河底、蔭營、南莊、鎖簧等地,賦存面積270平方公里,保有儲量2.6億噸。 

陶瓷原料礦產 

陽泉市有豐富的陶瓷原料礦產,主要有以下種類: 

1、陶瓷粘土:分布于郊區平潭垴、李家莊、義井及平定縣維社、岔口、城關等鄉鎮。 

2、紫砂陶土:主要分布在平定縣冶西鎮及郊區辛興部分地區,估算儲量75萬噸以上。 

3、高嶺土:主要分布在郊區西南舁、蔭營、白泉、雞洼,平定縣鎖簧、古貝、柏井、槐樹鋪等處,礦體呈窩狀或透鏡狀產出。 

4、灰色粘土頁巖:俗稱片矸,主要分布在郊區平潭垴及太湖石村,厚1~2米。 5、耐酸粘土:主要分布在平定岔口—西北口—黃沙浸一帶,分布面積1平方公里,估計儲量600萬噸。 

耐火粘土資源 

陽泉市的耐火粘土包括高鋁粘土、硬質粘土、半軟質粘土和軟質粘土,以高鋁粘土為主。主要分布于陽石、平黎公路東側,賦存面積20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5.08億噸。 

石灰巖資源 

陽泉市石灰巖主要分布于東部地區,賦存面積2400平方公里,一般厚40米,品位較穩定,預測儲量為640億噸。 

石膏資源 

分布于平定縣岔口、郊區三郊及河底等鄉鎮,品級多為Ⅰ、Ⅱ級,估算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 

大理石資源

陽泉市大理石主要分布于盂縣北部,分布面積300平方公里,總儲量為12.4億立方米,荒料儲量為6.01億立方米。礦石品種有綠花斑、冰花紅、奶油玉、孔雀、銀灰、七東白、紫錦翠、棕粉等14個品種。本市大理石儲量大,質量好,出荒率較高;礦體均位于侵蝕基準面以上,多數裸露于地表,適于露天開采。[1]

友好城市/陽泉市

國內友好城市
天津市塘沽區山東省濰坊市山東省淄博市山東省臨沂市江蘇省鎮江市
江蘇省鹽城市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徐州市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省滄州市
河北省秦皇島市四川省樂山市浙江省湖州市湖南省岳陽市海南省?谑
四川省廣安市四川省德陽市遼寧省盤錦市黑龍江省七臺河市
英國切斯特菲爾德市美國華倫市

城市榮譽/陽泉市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環保模范城市*職城
國家園林城市國家住建部智慧城市試點國家科技部智慧城市試點 
類似“陽泉”
與“陽泉”相關的網站
国产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高潮 - 百度 (baidu.com),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百度 (baidu.com),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