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的前身為人民日報網絡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進入國際互聯網。
2000年7月,網絡版編輯部更名為網絡中心;同年10月,正式啟用新域名people[1] 。
人民網用中文(簡體、繁體)、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等7種語言,采用文字、圖片、動漫、音頻、視頻、短信、彩信、博客等方式,向全世界發布信息。人民網在日本和*教育網、科技網設有鏡像站,并采用CDN技術,使全球網民都能方便快捷地登陸,人民網的國外讀者特別是英、法、日、俄、西班牙、阿拉伯語讀者正不斷增加。依托人民日報社的采編力量,人民網現擁有記者千余名,70余個記者站遍布全球,合作媒體超過1000家,成為國際互聯網上海內外讀者了解*的重要窗口。
人民微博于2010年2月上線,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開辦的*家微博客,具有信息分享、新聞推送、手機和即時通訊工具綁定等功能,累計用戶500余萬。人民微博突出時政特色,瞄準社會精英群體,打造權威主流聲音,致力于構建并拓寬黨政機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新渠道。4000余個各級黨政機構(包括6個國家部委)、6000余位各級黨政干部(其中副部級以上官員達60位)在人民微博與網友在線交流,使人民微博逐步成為各級黨政部門和官員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的*微博平臺。
截至2012年6月,全國共有30個省區市51位省委書記、省長,近千位市縣領導公開回應網友留言,有19個省區市針對網友留言辦理工作出臺文件,建立固定辦理工作機制。
人民網旗下擁有人民在線、人民視訊、環球網三家控股公司,并在國內各省市設立了地方分公司。與此同時,人民網還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先后在日本、美國、美西、韓國,英國、俄羅斯和南非成立分社并設立演播室,大大提升了人民網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2012年4月27日,人民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股票代碼為“603000”)。它的成功上市創造了*資本市場的兩個*:*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新聞網站,*家在國內A股整體上市的媒體企業。
資料顯示,人民網于2012年1月9日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意向書》申報稿,當天即被安排上會。1月13日,發審委審核結果出爐,公司首發申請獲得通過。
2012年4月5日,人民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招股意向書》,并對接下來的發行工作做出安排。根據安排,該公司將于4月6日~4月12日進行路演,初步詢價截止日為4月13日;4月16日確定發行價格區間后,4月17日參與網下申購的投資者開始繳款;投資者網上申購時間敲定為4月18日,4月19日確定發行價格,4月20日進行網上發行搖號抽簽,4月23日刊登《網上資金申購搖號中簽結果公告》后,網上申購資金解凍。
人民網的股票代碼是603000。人民網本次擬公開發行約6910.57萬股,發行后總股本變為2.7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5.2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其中2.89億元用于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項目,1.46億元用于技術平臺改造升級項目,9243.3萬元用于采編平臺擴充升級項目。公司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招股意向書》則顯示,人民網前身為人民網發展有限公司,2005年2月6日由人民日報社、環球時報和中聞投資共同出資設立。2010年6月,該公司以2010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按1:0.966的比例折為1.7億股,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發行之前,*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人民日報社直接持有人民網66.01%的股份,通過環球時報、京華時報和汽車報分別間接持有11.89%、0.82%和0.82%的股份,持股比例合計為79.54%。
該公司的收入來源為廣告、信息服務以及移動增值業務。截至2011年6月30日,人民網的總資產為8.68億元,凈資產為6.87億元。2011年,人民網實現銷售收入4.97億元,同比增長49.9%;實現凈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73.9%。
2012年4月27日,媒體報道人民網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開盤價31.01元,較發行價20元大漲55%。按開盤價計算,人民網市值達85億元。人民網此次上市發行5530.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2.76億股。發行價格為20元/股,對應市盈率46倍。以此計算,人民網此次IPO所募集的資金達到11億元。[2]
2014年1月16日,人民網對外正式發布了全新視覺形象識別系統[3] 。
新LOGO的中文部分承襲了毛澤東所題“人民日報”的“人民”二字,“網”字則取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書法大字典》,經過字體角度修正,使視覺風格更加統一、細節更加精致。人民網標志字體延續毛體字的書法氣韻,蒼勁有力,舒展合理。
英文域名的字體進行了重新設計,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簡約易識別的審美風格。
人民網新LOGO的核心標志設計,結合*共產黨黨旗紅黃兩色的主體色調,抽象出兩個舞動“人”形,瀟灑飄逸、充滿張力。貫通的“人”字既象征互聯網聯通、互動的特性,又代表人民網致力于打通官方、民間兩個輿論場,做官方、民間互動的重要平臺。LOGO整體如同一個地球,代表了人民網全球化覆蓋、全方位報道的發展愿景。
人民搜索則是人民網推出的以新聞為主的搜索引擎,由人民日報社和人民網合資組建的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負責運營。
人民網成為中外政要關注的中文站點。
1999年4月15日,出訪歐亞六國的李鵬委員長在泰國清邁,親自操縱鼠標調閱人民日報網絡版。
1999年6月13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等一行5人到人民日報網絡版,就網絡媒體發展問題進行調研,并發表重要講話,稱贊“人民日報在網絡版上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做出了很好的成績,而且還有繼續往前走的雄心”。
2000年4月26日,正在南非進行國事訪問的江澤民主席在參觀南非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時,饒有興趣地瀏覽了人民日報網絡版主頁。
2002年3月21日晚7時,美國前貿易副代表助理克里斯托弗.帕林(Christopher Parlin)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就WTO有關問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2002年4月19日,國際足聯副主席、韓國足協會長、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組委會主席鄭夢準一行參觀人民網,瀏覽了正在緊張籌備中的人民網“2002韓日世界杯”專題網站,并為專題網站題名。
2002年7月5日,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參觀人民網。
200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視察人民網,并與員工親切交談。
2002年12月19日、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先生兩次致信人民網并以普通學者身份參與網絡討論。
2003年2月27日,正在北京訪問的俄羅斯外交部長伊戈爾·伊萬諾夫到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民交流,并為人民網題詞:“向人民日報全體人員致以良好的祝愿!祝在創作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這是外長級外國客人*次做客人民網。
2003年11月3日,國際奧委會互聯網經理史蒂芬·卡納、負責創作和管理2004年雅典奧運會網站的Creative Marketing SA公司常務董事菲利普·尼爾森、負責創作和管理2006年都靈冬奧會網站的E-Tree公司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保羅·帕杰里、美國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媒體實驗室”主任拜仁·瑞文教授等人聽取了人民日報社網絡中心副主任官建文對人民網的介紹。
2003年10月28日,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到人民網考察指導工作,并欣然題詞“向人民網網友問好!”。本社王晨社長、張研農總編輯等陪同考察。
2003年10月30日晚9時,前來北京參加第六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的歐盟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先生(Mr.Pascal Lamy)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圍繞“歐盟與*的貿易關系”這一話題與網民進行了交流,訪談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歐盟高層人士首次以官方身份在我國網站亮相。
2003年11月4日下午,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克勞德(Claude Martin)做客人民網
2004年8月17日,墨西哥外交部長路易斯·德韋斯應邀做客強國論壇,以"墨中交往與合作"為主題與網友交流。
2004年9月24日至25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作訪問期間接受了本報記者馬劍的專訪,高度評價《人民日報》和人民網。他說,“哈薩克斯坦人不僅熟悉《人民日報》,而且是人民網俄文網的積極讀者”。
2004年10月12日,外交部歐亞司司長周力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中俄關系的現狀和前景”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這是外交部官員*次走出外交部與公眾進行交流,海內外幾十家媒體紛紛予以關注和報道。
為了方便網民瀏覽、查詢和反饋信息,人民網還推出個人化電子報紙訂閱、免費郵件、資料庫檢索、在線調查等多種功能性服務。同時,提供新聞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在線、短信服務等資訊產品。
招股書顯示,人民網的資產負債率處于低位。2009年、2010年、2011年前6個月,資產負債率僅為25.59%、12.60%、17.34%。而且,現金流較為充沛,2010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了1.1億元。
人民網*共產黨新聞、*人大新聞、*政府新聞、*政協新聞、*工會新聞、*婦聯新聞、*科協新聞等欄目構成中央網群板塊,已成為發布國家重要新聞、權威解讀政策法規和溝通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
人民網還開通了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臺、港、澳地區的34個省級網站和5個城市網,正建設成為國際互聯網上*地方新聞信息中心。
人民網強國社區,1999年5月9日創辦,是*網絡媒體創辦的*網上時政論壇,被稱為“最著名的中文論壇”。
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是全國性的領導干部網絡留言系統,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地市級黨政官。
人民網新開設一個專欄,叫“無德無信美國人”, 意思雖不是說所有的美國人都缺乏誠信、道德低下,但鼓勵大家將在美國遇到的美國人與事的另一面呈現給大家,幫助大家全面認識美國和美國人。絕大部分*人印象中,美國人都是誠實守信、品德善良的人。但是,在美國生活久了,就會發現被誤導了。
人民網在海內外的影響日益擴大,覆蓋200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網先后被評為“十佳傳統媒體網站”、“*優秀文化網站”、“優秀特色網站 ”、“我最喜愛的綜合門戶類網站”,并獲得“互聯網行業自律貢獻獎”。強國論壇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獲得“赤子情懷獎”和“*年度論壇新銳獎”,并與“人民時評”共同被推薦為品牌欄目(頻道)等。
*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12城市互聯網使用狀況及影響調查報告》和《*5小城市互聯網使用狀況及影響調查報告》顯示:人民網在網民在網民較為信任的網絡媒體中名列前茅。
《南方周末》評出“致敬!2004*傳媒”多種獎項。人民網榮獲“致敬之年度網絡表現”獎。
2010年11月,獲得2009—2010*品牌媒體百強—新聞網站獎。[5]
辦公廳、總編室、記者部、經濟部、國內政治部、教科文部、文藝部、國際部、評論部、理論部、群眾工作部、內參部、報刊管理部、廣告部、發行出版部、事業發展部、計劃財務部、外事局、人事局、行政管理局、離退休干部局、機關黨委。
張研農
人民日報社社長,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全國記協副主席。
1948年11月出生,少年時代生活在湖南。在北京101中學就讀初中、高中。參加工作后,讀完大專、哲學研究生課程。1969年8月加入*共產黨。1968年入伍。1987年轉業到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工作。1992年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先后擔任中宣部研究室副主任、副秘書長。1996年任人民日報社編委會委員、理論部主任。1998年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2003年2月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2008年3月任人民日報社社長。中共十七大代表,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吳恒權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1948年12月生于湖北,男,漢族。大學學歷,碩士生導師,高級。
1971年加入*共產黨。1998年起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75年吉林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人民日報社工作,先后任編輯、記者、編輯組組長。
1990年任人民日報社國內政治部副主任,1995年任中宣部新聞協調小組副組長。1996年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2000年3月,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2000年12月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網絡中心主任,2001年10月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總編輯,2003年12月任求是雜志社社長。2008年4月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